首页 我们的行动 壶流河家事 壶流河家事——文蔚书院

壶流河家事——文蔚书院

汪永晨

2022-06-01

在蔚县县城,曾经我和七岁的小朋友超儿,在她妈妈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俩走进了文蔚书院,里面没有人。我们好奇地发现这么大的院子好几进,还有魁星楼,哇,这是一个对我俩儿来说挺神秘的地方。

     

上周五在蔚县商务总直播间做完“壶流口家事”的节目后,为找选题,文蔚书院的杨钰坤又带我们去了文蔚书院。她对那里的爱深深地感染着我和先生及北京来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周小普。此外,蔚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名字叫周万江,今天也到了文蔚书院。

第二次走进文蔚书院后,我们决定这周五的“壶流河家事”就请书院的邢培庆先生和杨钰坤老师来讲一讲蔚县县城里的文蔚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

书院是民间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朝,盛行于宋初。中国著名的书院有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

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书院主管人员的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兼作皇帝的侍读,“以质史籍疑义”。

此外,唐代有些私人读书讲学之所,也称为书院,如:皇书院,在江西吉水县,唐通判刘庆霖建以讲学;松州书梧桐书院,在江西奉新县。

我从2020年回到妈妈的老家种树开始,就向往着什么时候能够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建一座藏书楼。我在北京大学是在图书馆系的。朋友中,又有很多人年纪大了想把自己一辈子收藏的书捐出来。可又不忍心自己收藏的专业书被打散,被放到不会有人看的地方。

所以,我甚至已经和很多朋友许愿,等我的藏书楼建起来,你们家的书就可以有独立的空间集中上架放出来,你想念这些书的时候可以到这儿品茶、读书、回忆、交友。

北方藏书楼很少,走进蔚县的文蔚书院后才发现,其实书院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着那么大的作用。读书人在那里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传承文化,也可以在一起,谈天说地评论是非。

中国的读书人虚怀若谷,又胸怀天下。在蔚县也有四座书院,分别是王敏书院、蔚萝书院、玉泉书院和文蔚书院。

文蔚书院的创办者在该院的办院主旨上曾经提出“鸒旂鼍鼓、鹿洞鹅湖”,(视频中有说意)就是要将这座小小的书院打造成像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一样知名的书院。

蔚州文蔚书院的杨钰坤这样为我们讲述的书院:这座恬静雅致的书院,有着两百多年的文化积淀。仰望头顶湛湛蓝天,听闻耳畔莺莺鸟语,可以让人感叹繁华的街市之外竟有如此清幽静谧之所,也不禁会叹服教育的延续连绵……

文蔚书院创办于清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5年,距今有238年的历史,是时任蔚州知州靳荣藩在原东乡义学的基础上捐置。

昔日的书院规模宏大,共占地约十五余亩。书院内建“四合院”式院落共九处,有屋舍百余间。尤其是书院内景物的结构布局更是匠心独运。

据史料记载,院门内曾筑有石桥一座,石桥的两边分别挖有矩形水池,微风拂过,清波荡漾;池畔古柳成荫,生机盎然,四周均以木栏环绕相围。另建有魁星楼、焚纸楼,这些建筑更为全景增辉添彩,令其秀而不俗。

遗憾的是,现在保存下来的书院面积仅有1775平方米,有东西两座四合院,分为内、外两部分。

今天的文蔚书院虽然没有昔日宏大的规模,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里古朴浑厚的文化气息。(就是少有人问津)

蔚州百姓所称道的是为文蔚书院的筹建和管理做出卓越贡献的知州靳荣藩。他是今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麦仓村人。出生诗书之家,聪慧好学,博文强识,通读经史,清乾隆九年(1744)中举,十三年中进士。

乾隆33年(1768),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因功绩卓著,被升任为蔚州知州。他上任后重农桑、兴水利、崇文教、断讼狱、修衢路、葺衙斋,切实为蔚州百姓谋福祉。

蔚州西暖泉古堡自古以来多山多雨、山洪冲田,靳荣藩经实地考察后发动民众近山取石,风餐露宿、历尽辛苦,终筑成高9尺、长370丈的石砌大坝,堤坝的建成,根除了水患,使得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亲切地称该堤坝为“靳公坝”。

文蔚书院的邢培庆先生在我们蔚县商务总直播间“壶流河家事”节目中说:靳荣藩来到蔚州,除了抓经济促生产,还为我们的地方教育谱写了崭新的篇章,那就是建立了这“名臣硕彦,相继辈出”的文蔚书院。

如果说书院是中国教育的缩影,那么文蔚书院就是蔚县教育阶段性发展的一个最好见证。当年,在老百姓心目中,靳荣藩就是一位在其职、谋其政,且爱民如子、廉洁奉公,安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好官。(靳荣藩为创文蔚书院做了很多努力。“风俗非士不倡,士非学不立。广教思者,舍书院无由焉。”书院的兴建与教化,是其他手段无法相比的。


建书院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资金又是如何筹措的呢?一靠政府拨银,二靠地方自筹。

靳荣藩在蔚县未裁以前邑绅李振藻所捐院宅的旧址上,重新修葺,改制门窗、增添学舍创建文蔚书院,向蔚州百姓募银3600余两。

在书院基本建设完工后,靳荣藩又将多余资金置买了市房15处,庄地1处租赁出去,每年收租息200两白银,这样,书院办学所用经费便解决了。

修葺一新,宽敞整洁的书院落成之后,靳荣藩力邀得学兼备的贤士出任山长(校长),由山长专司院内一切事宜。文蔚书院首任山长为顾东岩。书院的“月考”、“岁考”都由山长主持命题。

难能可贵的是靳荣藩作为总理地方事务、造福一方百姓的父母官,百忙之外有的时候还亲自命题。我们从靳荣藩对书院事务的亲力亲为,可以看出他对教育关注的程度。这,正是蔚州百姓的幸事啊!

聚沙成塔会有时,皇天不负苦宵寒。几年内,文蔚书院会以部分学科优异,而名耀州内;几十年后,不仅如此,蔚州更会人才济济。整个蔚萝大地会易风化俗。其功绩岂不如高山流水哉!

书院建成之初,这里的生童就有150多人。这与私塾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很大的提高。从生员自身发展来说,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有的考取功名步入仕途,有的成为地方饱学之士、一代鸿儒。(碑记)

书院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工程。书院简要的“学规”如下:

敦品行:要求学生遵守孝悌、忠信、廉节、礼让,互相勉励。从德育方面教育学生。

避嫌疑:“以别嫌疑,符合礼教”。要求学生彼此信任,不说三道四、不惹事生非。“亦以蓄德,其各勉旃”。从相处团结方面教育学生。

讲文艺:“看书必先读朱注,作文必本之经籍古文”,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是必须学习先贤经典,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养料,也可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本可依,有样可照,有文可仿…… “均亦讲求书法,古学亦须留意”。

勤功课:造就成材,须勤奋兴业。要求学生注重平日学习。书院设有膏火,也就是奖学金发放政策。学院每月设考试一次,前20名可领取奖学金。

另外,书院对学生的请假也有严格的规定,每月5天为限,多出5天,膏火扣回。

专责成:这是对书院各个部门的分工和任务做了明确的要求。不允许出现消极怠工和贪污等问题。书院所用经费必须公开、明确。

禁骚扰:书院设立了门管,也就是现在的传达室或门卫。如有书院外的人进入,门管一定要严格把关,以保证书院内正常工作的运行。

教育本身就是传承思想文化,我们现在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也秉承了以前办教育的思想,这,也就是历史的延续,思想的传承。(学规)

了解了当年的这些学规,再看看今天蔚县乃至中国的教育,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今天走进文蔚书院,不仅有当年书院书香门第八景之描绘,还有从这里走出去的莘莘学子,文人墨客和朝廷官员的故事。这是书院今天的主人为人们提供的缅怀,学习,传承的环境,氛围,场所。

今天蔚县知道文蔚书院的人并不多,我们“壶流河家事”就是希望把蔚县四大书院的昨天一一讲给应该知道的后人。这也算是我们为传承自己家乡的文化做点贡献吧。下周我们要走进的是暖泉的王敏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