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们的行动 江河考察 【在新疆与千年古城相遇之七】​小河墓地的生殖崇拜(上)

【在新疆与千年古城相遇之七】小河墓地的生殖崇拜(上)

汪永晨

2021-07-16


2021年7月5号前往小河墓地出发前,我们先到了“楼兰美女”处拍照。这个雕塑美得吸引我们每个人都要和她亲吻。美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诱惑。


向小河墓地走去时,心里隐隐的不仅是期待,还有对那神秘的生殖崇拜的“哥德巴赫”式的猜想。3800年近4000年前的人类,竟然还会有这样的智慧和实证来崇拜繁衍生息!



一上路先是看到道路两排的胡杨树。给我们开车的老魏说,这里要是秋天来,比新疆轮台胡杨公园的胡杨还壮观。



路上一下子吸引我的是一片湿地,一片湖水,还有那少见的漂亮无比的多种颜色集一身的鸟儿。可惜路太好,车太快,我没有拍下它们和大家分享,留下了遗憾。



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其主要水源)的尾闾湖泊,在若羌县城的北方百里左右。所在区域名罗布庄,20世纪50年代面积约80平方公里。湖泊一度干涸,现已重新出现。在1921年前的1500年内,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及且末河(即车尔臣河)的中间河,湖水向南溢入喀拉和顺湖,从南部入罗布泊。塔里木河未断流前,下游的主流河水曾一度东流入孔雀河再流到若羌县境内的罗布泊,后来河水改道,流入东南方向台特玛湖。



这片湖水,可以说也纪录着,新疆那六分之一中国国土自然,人为历史演变的过程。
接下来,我那对小河墓地想像的思绪,又被路两边的网格治沙所打断。
网格治沙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一种治沙方式,我采访过,在宁夏沙坡头试验成功后慈龙骏教授的自豪。若羌的风沙之大,用这样的网格治沙可以抑制流沙埋掉路基。
今天对于我这位关注自然环境的人来说,挺丰富多彩。一头鹅喉羚清清楚楚的从我们车前跑过,跑进了林中。



又不能不说,遗憾的是只饱了我自己的眼福,却未能与朋友们分享。
在正式进入小河墓地,那被形容成不陷个三,四十次车就进不去的沙漠之前,我们先沙漠边缘的胡杨林里吃了路上买的新疆凉皮儿和西瓜。算是在进入神秘且难以到达的小河墓地前,给我们各位也加点油吧,壮点胆儿。
果然,一进入沙漠我们就开始了拉车“运动”。一辆车拉一辆车,两辆车拉一辆车,绞盘的使用让我们见识到了先进的互救技术。



在摄氏46度的沙漠中,别说拉车,就是我们站在外面拍照,好几位的手机都不正常工作了。



我们此行第一天露营时,龙队长就给我讲过,他们在进入小河墓地后曾经有一个露营之夜,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哭声。胆大的越野人并没有觉得什么。可是第二天5辆越野车断崖式的油箱就空了。他愣是走了50公里路,拎回一箱油才重新上路。过去好几年了,龙队至今还觉得无法解释那天的现象。



好事多磨吧,我们在不断的陷车,拉车,陷车再拉车中,在看着,拍着沙漠里胡杨“三千年”的神奇之说,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腐的生命力和各种造型后,终于走进了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小河以东102公里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
小河墓地给人的第一强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圆形、桨形的胡杨木桩,都4米多高很粗壮,多被砍成7棱体到11棱。



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个,其中被盗扰的约160个。新疆考古专家对全部编号的167个墓葬发掘了163个,还发现了最小的婴儿墓葬。
20世纪初1910~1911年间,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就发现了这座墓葬。
1934年夏天,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考察新疆罗布泊地区时,在奥尔德克的引领下,贝格曼沿孔雀河向南支出的一条小河道南行,这条小河本无名,贝格曼随意称之为“小河”。
在小河之西约4公里处发现此墓地,贝格曼将这处当时人传说“有上千口棺材”的坟地命名为“小河五号墓地”。



在小河墓地,贝格曼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通过鉴定被认为是“印欧人种”。
1939年,贝格曼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一书(汉译本《新疆考古记》)中,对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小河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淖尔(罗布泊古代时的称谓)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自那以后,小河墓地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踪迹,中国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寻找这处古代遗宝进行了不懈努力。
贝格曼考察小河后,一直到20世纪末60多年间,再无任何后继者能抵达。小河墓地深藏在罗布沙漠之中,失去了踪影。
2000年12月11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研究员随《中国西域大漠行》摄制组,借助地球卫星定位仪(GPS)进入罗布沙漠,终于再次找到小河墓地。
2002年年底,新疆考古人员对小河墓地进行了试掘。2003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小河考古队,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发掘。
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是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
发掘前,沙山表面矗立着各类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较好的大体上呈南北走向的木栅墙,以中部的木栅墙为界可将墓地分为东西两区。



整个墓地犹如一只插满了筷子的馒头。
在发掘的墓葬33座中,获服饰保存完好的干尸15具、男性木尸1具、罕见的干尸与木尸相结合的尸体1具,发现两组重要的祭祀遗存,发掘和采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举世罕见。
在墓地,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高大的木雕人像、小型的木雕人面像;雕刻有花纹的木箭、冥弓、木祖、麻黄束、涂红牛头、蛇形木杆、木构上嵌铜片、木器上相同数目的刻划纹等等,这些将人们带入一个充满原始宗教氛围的神秘世界。



这些木柱有140根,根据死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高度一般1.3-1.5米左右,上部涂红,缠绕毛绳、固定草束;
男性棺前则立一外形似木桨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大的高达2米、宽0.8米左右,其上涂黑,柄部涂红。
为什么要把如此多的木柱立在沙丘上面?它们是做什么用的?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到达这里时,曾认为立柱上面可能会有屋顶,并且在很久以前就被风吹走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发掘后,推翻了立柱上面可能有屋顶的推测,并得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结论---所有的木柱都是死者拥有的纪念物。
小河墓地柱形生殖崇拜
″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可能象征男根,桨形立柱则象征女阴。” 考古人员说。



矗立在墓地中央的一根高大的、顶部呈尖锥状的立柱有了最终的归属。它是属于一位年长的妇人的。这是目前发掘出的最大的一个″男根″,它通体被涂成红色,上端线条浑圆,中段被雕成9棱形,立在老妇人棺木头部的位置。

正如″男根″一样,″女阴″同样以夸张的大比例显示着它的非同凡响。它们和粗壮的″男根″一起,组成了小河墓地神秘而惊世骇俗的生殖崇拜文化景观。

一位历史学家说,人类早期文化中对生殖的崇拜在很多民族的遗存中都有发现,但像小河墓地这样极度的崇拜方式却举世罕见。

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中亚历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难解的千古之谜。

有关小河墓地有太多的谜,太多的故事,明天我们继续讲。



感谢张晓林及同行朋友提供部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