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三月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三月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2010-03-19

三月十九日绿家园江河信息导读: (编辑:丽英)

 

干旱专题报道:

1、中国新闻网:    中国西南旱情仍将持续发展 部分省市拉闸限电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3/t20100319_315328.html

2、人民网:      云南极有可能出现四季连旱 缺粮人数达700余万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19/082319897252.shtml

3、新华网:      贵州:1400个监测点密切预警干旱气候下疫情传播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0-03/19/content_13200495.htm

 

环境资讯:

4、中国网:      环境保护部审议并通过八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8986586_1.shtml

5、京报网:      环境绿皮书:警惕大城市奢侈型水消费

http://www.bjd.com.cn/jryw/201003/t20100319_563650.htm

6、中国环境报:    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组建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8962386_1.shtml

7、光明日报: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工作将从紧从严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8960827_1.shtml

 

地方信息:

8、北青网:      北京将启动水资源 保护专项审计调查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3/t20100319_315314.html

9、中国新闻网:    山西污染源监控系统"发威"对超标企业实施断电

http://env.people.com.cn/GB/11176569.html

10、法制晚报:     北京市将新建第五个应急水源地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241268960157_1.shtml

11、西安晚报:     陕西:今年将对污染“惯犯”上限处罚

http://news.163.com/10/0319/02/623S85LK000146BB.html

 

重大水事:

12、新华网:      三峡工程在长江枯水期已为下游补水近120亿立方米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tyxw/201003/t20100319_315332.html

 

民间环保:

13、每日经济新闻:   雀巢公司被指毁坏雨林帮凶 遭环保组织抗议

http://env.people.com.cn/GB/11174458.html

 

深度报道:

14、法制晚报:     北京人均用水占全国1/8 洗浴业年耗41个昆明湖

http://news.163.com/10/0319/12/6250PN8I0001124J.html

 

绿色活动:

15、搜狐绿色:     2010北京城市乐水行三周年交流会

http://green.sohu.com/20100319/n270944415.shtml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

 

 

 

1、中国西南旱情仍将持续发展 部分省市拉闸限电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03-19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myfk/201003/t20100319_315328.html

中新网3月19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西南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局部地区旱情甚至达到百年一遇。未来10天仍无明显降雨,旱情仍将持续,目前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情况。面对罕见旱情,各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应对,采取各项措施抗击旱情,保障民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西南旱区旱情持续 未来10天仍无降雨

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五省区市的旱情不断加重。其中云南、广西的部分地区的旱情已达到特大干旱等级,贵州省秋冬连旱,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国家防总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645万公顷,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180万公顷,有2000多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其中,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这五个省区市是重灾区,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

中央气象台3月18日发布西南旱区天气趋势预报称:预计未来10天,影响中国的冷空气较为频繁,北方地区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江南中南部以过程性降雨天气为主。但云南大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广西西北部等主要气象干旱区无明显降雨,气象旱情仍将持续。

部分省市出台限电措施

云南大部和广西、贵州地区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目前旱情仍在发展。严重干旱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四川媒体报道称,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使得电煤供应持续紧张,部分省市已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目前,四川部分电厂库存量已低于7天的警戒线,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西南地区的特大旱情,水电效率的下降也导致火电仍是四川的供电主力。四川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18日表示,目前四川全省电煤库存量还有140多万吨,可烧12天,“从目前情况看,四川还不会拉闸限电。”

由于西南一带地区绝大多数依靠水力发电,这些企业在此次漫长的旱情中因水能资源匮乏而逐步受到影响。中国证券报的消息称,直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已经出台限电措施,而主要针对的就是高耗能的冶炼企业。

云南旱情百年一遇 大叠水瀑布近乎断流

云南省气象部门综合评定该省目前的干旱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由于长期干旱,世界著名风景区石林的大叠水瀑布上游河道接近断流,瀑布美景不再。

截至目前,云南省已投入各级抗旱资金23亿元,组织1000多万人投入抗旱救灾,实现抗旱浇灌面积2044万亩次。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昭通等6个州(市)、15个县的气象部门还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适当缓解了部分地区当前严重旱情,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促进春耕春种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广西旱情扩至13市 218万人饮水困难

广西方面,广西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3月18日发布消息称,广西的旱情已扩大到13个市,广西投入的抗旱资金已接近1亿元,临时解决了222.61万人饮水困难。

广西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截至3月18日统计,广西出现旱情的地级市由原来的12个市扩大到13个市,农作物受旱面积1126.38万亩。因旱导致饮水困难人数继续攀升,达到了218.12万人,此外还有111.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此外,广西还抓住机会,在该区大部地区出现有利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人工增雨工作,累计增雨近2亿吨。

四川超800万人因旱受灾

四川省民政厅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18日,持续的严重干旱已造成四川13个市(州)71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828.8万人,184.9万人饮水困难;222.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51.1万公顷;造成全省138.2万群众需救济;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人民币。

截止目前,四川省已发放冬春救助资金2.48亿元,发放抗旱资金6585.9万元,调用抗旱提灌器材29.7万台(次),实施人工送水3118辆(次),77.8万人的饮水困难和84.9万头的大牲畜饮水得到缓解。

贵州超千万人受灾 抗旱应急响应升至I

去年7月以来,贵州省持续干旱少雨,发生夏秋冬连旱叠加春旱的严重旱情,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受灾程度之深历史罕见,目前贵州抗旱应急响应已提升至I级。截至3月18日,贵州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244.5万亩,全省1036.8万人、426万头大牲畜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据初步统计,至3月18日,全省共投入抗旱人力266万人、抗旱资金3亿元,出动抗旱机具5.4万台套、车辆3.9万辆次,抗旱用电727万度、用油1285吨,抗旱浇地面积332万亩,解决353.8万人、170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未因旱发生一户断水的状况。

各部门紧急响应保障生产生活

面对罕见旱情,各相关部门紧急响应,强化调度和指导,争取将干旱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3月18日,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西昌召开抗旱保电紧急电视电话会决定,预拨1000万元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各地抗旱保电工作。

此外,国家电网还采取措施,保障保证农民生活和农村春耕春灌供电。截至3月17日,国家电网所属四川公司已成立抗旱保电服务队300支,出动抗旱保电人员2266人次,消除农村配网缺陷509处,提供抗旱发电机19台/490千伏安,新增排灌用变压器12台/1280千伏安,有力保障了抗旱用电需求。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17日针对四川近期旱灾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协助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国家防总和水利部近期多次召开抗旱的会商会,重点是帮助旱区细化和完善供水预案,强化抗旱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加强对人饮解困的分类指导,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以及拉水等多种措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防总还协商财政部先后两次下发抗旱经费1.55亿元人民币。

农业部近日也紧急派出专家指导组,赴广西、云南重灾区指导抗旱保春耕工作。农业部部署农机系统做好农机抗旱和春耕备耕工作,全力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旱保春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机具的组织调度,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此外,中国气象局也针对西南地区旱情启动III级应急响应,加强天气气候监测预报服务。

2、云南极有可能出现四季连旱 缺粮人数达700余万

来源:人民网2010年03月19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19/082319897252.shtml

  云南遇百年大旱 水资源大省陷入水危机

  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旱情为100年以上一遇;到5月,云南每4个人中就有1人面临无水可喝的危险

  3月16日,云南省气象局通报称,气象部门综合评定云南省目前的干旱为:秋、冬、春连旱,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其中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

  云南是水资源大省,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由于特殊的地形环境和气候条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极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只有全省的5%;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700立方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目前云南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6.9%,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些水情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云南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同时又是水资源贫乏省。面对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水资源大省大面积遭遇水危机,水资源紧缺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

  极有可能出现四季连旱

  云南省气候中心主任朱勇介绍,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出现严重缺墒状况。目前干旱仍在持续发展,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一旦出现秋、冬、春、初夏连旱,干旱损失将难以估计。

  据云南省民政厅统计,截至2月25日,云南全省有1379.7万人不同程度受灾,596.9万人、359.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31万人因旱造成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秋冬播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5%以上,小春粮食(夏粮)将因灾减产50%以上,林地受灾面积达4300多万亩。干旱造成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各地全力抗旱救灾

  目前旱情已经导致云南700万人饮水困难,小春作物基本绝收,缺粮人数也达到700多万。

  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目前,全省库塘蓄水仅为50.1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减少近20亿立方米。预计2月至5月,全省用水量将达45亿立方米,如果5月中旬雨季还不来,云南省现有的库塘蓄水将基本用完,局部地区将面临库塘无水可用状况。

  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分析预测,3月、4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将分别达到792万人、951万人和1014万人,也就是说,到今年5月,云南每4个人中就有1人面临无水可喝的危险。

  记者从云南省有关部门获悉,持续的旱情已经对云南的金沙江、珠江、澜沧江、红河、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造成不同程度影响,水位同比下降、树木枯死、航运暂停。

  因干旱造成大量山区、半山区人、畜饮水困难。

  在云南省开远市灵泉办事处崩打村委会的集体水窖前,62岁的村民吴志明花了不到5分钟就将两只水桶装满。“这水是村里组织运水车从三台铺龙潭拉过来的,从去年年底开始我每天都往家里挑两担水。”

  据介绍,自2009年8月以来,开远市遭遇了严重旱灾,其中处于山区的灵泉办事处目前已有60%的生活水窖干涸,造成3700多人、2400多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我们先后制作水箱、购买水泵、组织运水车辆,积极为受灾群众运水。”灵泉办事处副主任皮春梅对记者说,在许多群众家里的生活水窖干涸后,各个村委会将集体水窖作为集体供水点。

  “村委会的集体水窖容量为50多个立方米,每天都要加4车32方水,能临时解决1200多名群众的饮水问题。”崩打村委会的张发元介绍。

  记者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了解到,持续近半年的干旱天气导致全县已有109个坝塘干涸,村寨中的120个蓄水池蓄水告罄,村民灌溉及人畜用水告急。

  近日,昆明市政府计划投入9500多万元抗旱经费,启动170个各类应急工程,以解决抗旱送水、抽水用油、用电补助及抗旱机具维修、更新等抗旱应急费用。

  据介绍,截至目前,昆明市投入抗旱资金5138.2万元,抗旱浇灌面积110.78千公顷,临时解决140.3万人、77.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云南正在举全省之力抗旱,抗旱救灾保民生成为当前云南压倒一切的工作任务。

3、贵州:1400个监测点密切预警干旱气候下疫情传播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3月1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0-03/19/content_13200495.htm

    新华网贵阳3月18日专电(记者王丽)贵州正遭遇历史罕见的旱灾,为有效防止干旱气候下因水源污染引起肠道传染病等疫情传播,贵州设立1400个监测点密切监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厅了解到,针对干旱灾害疫病的特点,贵州强化全省“疾病监测与报告系统”,重点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近期监测结果显示,全省疫情与上年同期相比,疫情平稳并有所下降。

    目前旱灾导致灾区饮水困难,极易出现因水源污染引起水媒肠道传染病。贵州卫生部门重点做好水质卫生监测,确保民众饮水安全。近期监测数据显示,细菌学指标合格率明显优于2009年;感官指标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与2009年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与此同时,贵州卫生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特别是对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监督,贵阳市已对辖区内餐饮单位、小饮食店、夜市小吃摊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进行了拉网式排查。

目前,贵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启动24小时值班应急机制,并做好人员、设备、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暴发疫情,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并尽快处置。

4、环境保护部审议并通过八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来源:中国网2010-03-19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8986586_1.shtml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3月18日主持召开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八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部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部分申请上市或再融资公司的环保核查意见。

会议认为,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规范水污染物排放行为,根据《国家排放标准中水污染物监控方案》等相关规定,制订《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铜、钴、镍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八项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标准确定了工业废水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物控制方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国家排放标准的污染物监控要求,合理设置了国家排放标准的实施方案。标准的实施,对于严格规范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促进污染防治和减排,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积极作用。会议决定,以上标准经进一步修改后会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实施。

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原则通过大广公路蒙冀界至承德段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原则通过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玉龙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的环保核查意见。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张力军、吴晓青、周建、党组成员胡保林,核安全总工程师陆新元出席了会议。

机关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

5、环境绿皮书:警惕大城市奢侈型水消费

来源:京报网 2010-03-19

http://www.bjd.com.cn/jryw/201003/t20100319_563650.htm

    由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今天发布。

  《报告》警告说,我国进入环境健康事件高发期,今后若干年内可能频繁发生。

  环境污染危害后果日益显现

  2009年,江苏盐城水源被污染20万人饮水受影响;湖南浏阳镉污染,509人尿镉超标,引发群体事件;陕西凤翔615名儿童血铅超标;湖南武冈1354人血铅疑似超标;“铅都”河南济源1088名儿童接受驱铅治疗。《报告》指出,2009年环境健康事件高发并非偶然,经过3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后果,特别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后果正日益显现,甚至到了集中暴发的时期。今后若干年内,环境健康案件有可能频繁发生。

  《报告》认为,环境污染和破坏后果的显现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污染积累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后,它对人体的影响才会表现出来。当前发生的多起环境健康事件基本上都不是一次突发事件造成的。

  农村正成为城市垃圾转移地

  中国的垃圾危机已经走到十字路口。《报告》指出,正当城市居民为垃圾问题而焦虑的时候,其实广大的农村正在成为城市垃圾的最大转移方。

  《报告》认为,“家电下乡”政策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也给农村带来了新型污染。新家电塑料外壳、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加热后会释放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微波炉、电视、手机等会带来辐射和静电污染;冰箱、饮水机等还会带来细菌污染。

  而洗衣机、热水器这些与水有关的家电还需要与之配套的上水道和下水道。在中国传统民居中,人、家禽家畜、菜园和农田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循环系统,并不需要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而这种存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加以改变,转向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现代化”经济活动模式。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注意。此外,农民家庭让家电“超期服役”的可能性极大,不仅带来污染,还有安全隐患。

  警惕奢侈型水消费

  《报告》对奢侈型水消费提出了警告。以北京为例,洗浴业近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一些浴场规模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平方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至少有3000多家洗浴中心。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报告》认为,在无法限制企业发展和群众消费的前提下,降低洗浴业耗水量的出路,只能是节水。专家建议,各洗浴中心应大力推广节水技改和节水型器具。党晓晖

6、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组建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0-03-19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8962386_1.shtml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3月17日下午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领导班子任职宣布会议上指出,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是落实《中国—东盟环保合作战略》及相关合作项目的主要实施机构和技术支撑力量,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要抓紧抓好组建,尽快形成工作能力,维护我国的环境权益。

中央编办批准成立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是为了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上对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更好地促进我国与东盟在环境保护领域合作的重要战略举措,意义十分深远。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涉及东盟框架下的环境领域合作事务;拟订中国—东盟环境项目合作的规划建议并组织落实;协调落实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研究工作;推进中国—东盟环保产业合作;开展相关交流合作等。

李干杰指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与东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时,坚持把环境保护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近年来,我们已经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开发项目、国际环境条法、东亚酸雨监测网等方面与东盟开展了密切合作,海洋环境保护、跨境生态安全、热带雨林保护、泛北部湾环境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入。环保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合作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方面。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成立后,要认真思考区域合作在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深化合作,扩大成果,为我国构筑和谐稳定的地缘关系、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应有贡献。

环境保护部人事司副司长任勇宣读了任命文件,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及环境保护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7、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工作将从紧从严

来源:光明日报2010-03-19冯永锋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671268960827_1.shtml

   在18日环保部召开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9年度实施情况考核视频会议”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要求,考核过程要从紧从严,计分方法、计分过程要十分严格。

  截至2008年底,重点流域完成污染治理投资714.9亿元,建成项目1270个,达标断面111个,达标率为72.5%。目前水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而且压力持续加大。各个流域水质改善不太明显,氨氮(总氮)、总磷污染较为凸显,在部分流域成为主要污染因子。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这标志着重点流域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9年度实施情况考核工作从2010年3月17日开始,3月31日结束。考核结果为好的,优先加大对该地区污染治理和环保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对未通过考核的,暂停该地区相关流域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对未通过考核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监察部门按照《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8、北京将启动水资源 保护专项审计调查

来源:北青网 2010-03-19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ylxw/201003/t20100319_315314.html

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审计局获悉,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北京市审计局将启动“水资源保护”专项审计调查工作,重点关注北京市水资源的安全及风险防范问题。

据介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8,为世界人均的1/30,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属于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水资源开采、供应和利用形势日趋严峻,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

9、山西污染源监控系统"发威"对超标企业实施断电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0年03月19日

http://env.people.com.cn/GB/11176569.html

  中新社太原3月18日电(任丽娜)18日上午,山西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警示严重超标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正式打响,对该系统及时发现的严重超标排污企业实施断电警示。

  这一中国首套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当日发挥监管执法威力。9点45分,中国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孝义恒山焦化有限公司、太原市殷家堡污水净化厂污染严重超标,被山西省环  中国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环保负责人魏强介绍说,该厂脱硫设施曾是中国首批绿色环保项目,1993年投入运行,但目前已经无法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标准,经过此次断电警示后,电厂会尽快筹措资金重新建设环保设施。

  据了解,山西耗资8亿余元人民币,历时两年多,建成中国首套也是唯一一例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从此,山西全省实现24小时联网实时重点监控376家废气排污企业、290家废水排污企业。

“此次断电警示标志着山西省环保执法从传统的现场执法向全天候、全过程数字化监管迈进,形成了一个集监测、监视和控制三位一体的监控量化执法体系。”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总工程师谢明称。

10、北京市将新建第五个应急水源地

来源:法制晚报2010-03-19

http://news.h2o-china.com/html/2010/03/241268960157_1.shtml

   南水北调进京前,本市水资源将处于极度紧缺状态。上午,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目前本市正在勘测,将新建地下应急水源地。

  据程静介绍,目前,本市每年用水总量在30亿到40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可用量越来越“金贵”,全市供水一半以上是地下水。

  为保障本市供水,北京已经建立了四大应急水源地,其中,怀柔、平谷、昌平为地下水源地,房山张坊为地表水源地。

  本市平均每年利用应急水源地供水在1亿到2亿m3。例如去年,本市汛期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为此,启动了怀柔、平谷、昌平三大应急水源。

  程静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尚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引水入京。但这项工程推迟到2014年才能完成。在南水北调进京前,北京水资源将处于极度紧缺状态。对此,本市将启动建设新的应急水源地。目前,水务部门正在与地质勘测部门联合,在平原地区寻找地下水储备丰富的地区。

新建应急水源地,将根据北京市地面每年的沉降速率等方面的具体数据,规划时不在地面沉降严重地区开发建设,并及时对地面沉降严重地区采取补救措施,这样有利于在枯水时期超采地下水。

11、陕西:今年将对污染“惯犯”上限处罚

来源: 西安晚报2010-03-19

http://news.163.com/10/0319/02/623S85LK000146BB.html

去年,全省共发生环境污染事件8起。在昨天召开的全省环境监察工作会议上,省环保厅表示将加强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污染“惯犯”将上限处罚,停产整治。

据了解,去年全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8起,较上年增加3起。其中特大事件1起,重大事件2起,一般事件5起。

这些污染事件均得到有效处置。其中,宝鸡市凤翔长青工业园区周边村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协助凤翔县政府积极处置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监督企业全面停产。事件共追究责任人24人,其中行政领导干部13人。

为了不断排查环境隐患,去年省环保厅展开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对874家违法企业进行经济处罚,收缴罚款3430.16万元,平均每案罚款3.9万元。

今年,省环保厅将加强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屡查屡犯的违法行为,要采取上限处罚,停产整治,追究法定代表人责任等措施,达到查处一家、震慑一方的效果。今年6月底前,省环保厅将全面排查187家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及其周边区域环境隐患。后半年,重点对省政府批准的7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全面集中检查。

新闻链接

2009年8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序号名称发生时间地点

1榆林氮肥厂水污染3月5日榆林市无定河

2西安高速路户县段乳胶污染3月10日西安高速路户县涝河上游

3秦岭水泥公司丢失放射源3月23日铜川市耀州区秦岭水泥厂

4凤翔长青工业园区血铅事件8月5日宝鸡凤翔长青镇

5留坝硫酸泄漏事件8月14日汉中市留坝县画眉关

6横山采油厂原油泄漏8月15日榆林市横山县石湾镇

7汉阴黄龙金矿尾矿泄漏8月29日安康市汉阴县

8中石油管道渭南支线柴油泄漏12月30日渭南市赤水镇

12、三峡工程在长江枯水期已为下游补水近120亿立方米

来源:新华网2010-03-19

http://www.hwcc.gov.cn/pub/hwcc/wwgj/gjpt/tyxw/201003/t20100319_315332.html

新华网宜昌3月19日电(记者吴植)去冬今春,处于消落进程的三峡水库在长江枯水期充分发挥补水功能,目前已累计为长江中下游补水近120亿立方米,为沿江各省市及航运用水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峡水库于2009年9月15日启动试验性蓄水,原计划蓄至175米最终水位。为缓解2009年秋长江中下游旱情,水库多次加大下泄流量,蓄水由此受到影响。水库在11月24日达到171.43米水位后,进入消落期。

由于长江枯水期的天然流量已不能满足中下游航运等用水需求。按照设计,三峡水库在每年冬季至次年春季的长江枯水期,会把汛末和汛后蓄积的水补充给中下游,以缓解中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19日8时,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为4300立方米/秒,三峡大坝下游葛洲坝水库出库流量为5230立方米/秒,葛洲坝三江航道水深基本满足不低于39米的要求。

13、雀巢公司被指毁坏雨林帮凶 遭环保组织抗议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03月19日 朱小雯

http://env.people.com.cn/GB/11174458.html

  雀巢被指毁坏雨林“帮凶” 遭环保组织抗议

  昨日(3月18日),雀巢公司被环保组织指责在其奇巧巧克力产品的生产中,无视原料供应商大面积破坏印尼热带雨林和泥炭地的行为,继续采购该公司提供的棕榈油,从而导致当地濒危物种红猩猩的生存更加受到威胁,还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

  是杀害红猩猩的“帮凶”?

  国家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行动人员昨日上午来到雀巢在北京的大中华区总部门前递交公开信,要求雀巢公司立即停止购买导致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棕榈油。

  其中有四名工作人员装扮成因印尼热带雨林的破坏而濒临灭绝的红猩猩,举着写有“你的轻松一刻,我的悲惨一生”(语出雀巢奇巧巧克力广告语“轻松一刻,奇巧时刻”)标语的横幅,在雀巢大中华区总部门口呼吁雀巢停止从印尼金光集团采购棕榈油。

  绿色和平认为,雀巢公司从最大的棕榈油生产企业金光集团采购棕榈油用于奇巧巧克力的生产,而金光集团因迅速扩张油棕种植园,不断侵占热带雨林及碳储量丰富的泥炭地。

  绿色和平森林保护项目主任马利超说:“金光的油棕种植园目前已经侵占到了濒危物种红猩猩的栖息地。”同时,这还导致印尼温室气体排放剧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2007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油棕种植是目前导致印尼雨林破坏的首要原因,印尼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根据来自金光集团的公开资料和内部报告,其棕榈油业务目前已拥有40.6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以及世界最大面积的130万公顷的储备用地,而这些储备用地都在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的广阔区域。

  绿色和平认为,雀巢公司成了威胁红猩猩以及加速气候变暖的“帮凶”。

  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雀巢公司重要的棕榈油采购商,并且采购量在持续增长。根据雀巢此前的公开表述,在过去3年,雀巢的棕榈油年使用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2万吨。这些棕榈油被用在包括奇巧巧克力(KitKat)在内的众多产品中。

  雀巢:已使用其他供应商

  雀巢(中国)公共关系经理何彤昨日接受了绿色和平的公开信以及研究报告。在随后的回复中,她承认雀巢公司确实从金光集团采购棕榈油,但“雀巢集团从金光集团公司采购的棕榈油只用于在印尼的生产,没有在其他任何国家使用。”

  但绿色和平指出,雀巢在其他国家主要是通过中间商购买金光集团的棕榈油,“其中之一就是国际农业食品巨头嘉吉公司

  (CARGILL),其在英国生产奇巧巧克力的工厂就常年从嘉吉购买棕榈油。”

  雀巢公司未否认这些陈述,也未就通过中间商采购棕榈油一事做具体说明,只表示:“雀巢公司已经使用其他供应商取代了金光集团。”

  “我们也与其他棕榈油采购商一道协同努力,确保相关的供应商理解我们的要求,不从任何可能损害热带雨林的供应源头采购棕榈油。”雀巢公司表示,将继续对供应商施加影响,杜绝任何可能造成热带雨林损毁的棕榈油供应,并尽快建立有效的可追溯性。

  事实上,此前已有不少公司停止从金光采购棕榈油:联合利华在2009年底终止了与金光价值3千万美元的合同,卡夫卡公司也在今年初解除与金光的合同;此外,壳牌和英国连锁超市SAINSBURY’S也宣布不再从金光购买棕榈油。

  但雀巢公司昨天仅表示:“到2015年,当市场上有足够供应的时候,只采购‘永续认证的棕榈油’。”

  雀巢被敦促终止与金光合作

  何彤还代表雀巢公司表示,雀巢公司一直深切关注东南亚地区因种植棕榈油树对热带雨林和泥炭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和破坏,“为此,我们正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步骤和措施来约束我们的供应商,以确保我们不从任何可能造成森林毁坏的来源购买棕榈油。”

  事实上,雀巢公司曾向其供应商发送一份 《雀巢供应商规范》,并要求供应商提交接受该规范的书面声明。何彤介绍说,该《规范》明确规定了不容妥协的采购商最基本标准,包括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标准。

  另外,通过《雀巢环境可持续性政策》,雀巢公司承诺优先选择持续努力改善运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供应商。

  绿色和平对此指出,雀巢公司违背了自己设定的可持续标准和供应商准则。“雀巢对其供应商严重的毁林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利超说:“雀巢公司应该立即取消和金光集团的合同。”

  在雀巢大中华总部遭到抗议之前,雀巢在英国、德国、瑞士等地的公司均遭到环保组织的抗议。这或许将推动雀巢改善供应链或影响供应商行为。

此外,据媒体报道,金光纸业中国公司公关部人士称,金光纸业与棕榈油公司同属金光集团,但分开运营独立管理,金光的浆纸业务和金光的棕榈油公司实际上没有什么关联。

14、北京人均用水占全国1/8 洗浴业年耗41个昆明湖

来源: 法制晚报2010-03-19

http://news.163.com/10/0319/12/6250PN8I0001124J.html

核心提示:19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报告指出,北京是严重缺水城市,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8,但却存在严重的奢侈性水消费,仅洗浴中心洗澡一项每年消耗水资源就高达8160万吨,相当于41个昆明湖那么多。

法制晚报3月19日报道  今天下午,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和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在京联合发布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

报告指出,北京是严重缺水城市,但却存在着严重的奢侈性水消费,仅洗浴中心洗澡一项每年消耗水资源就高达8160万吨,相当于41个昆明湖那么多。

报告同时提及,滑雪场的大量上马对北京的水资源和环境造成较大损耗。干渴的北京应推广实时计算水价,抑制高能耗的水项目上马有利于增加整个国家的话语权。

北京缺水·现况

北京人均水资源低到“极度匮乏”

绿皮书指出,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国际公认的人均缺水警戒线是1000立方米。

北京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48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不到1/8和全球水平的约1/20。

报告指出,2006年,北京市出台“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该规划对到2010年的实施效果有这样一段表述:“全社会节水意识普遍提高,节水技术与节水措施全面普及,城市节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报告同时指出,2010年,“水资源实现优化合理配置,水务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水务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建成节水型社会。”

报告本身之所以提及这一目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

解读

将北京形容为一个干渴的都市

知名环保专家、环境保护部公报编辑部主任兼《环境保护》杂志社副总编辑胡勘平指出,将北京形容为一个干渴的都市并不夸张。

胡勘平说,换一个形象的说法,假如全球人均有一暖瓶水,中国人均则只有一杯水,而北京,人均只有一口水。

他举例:连年干旱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匮乏。过去10年中北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50毫米,相当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77%,低于北京地区多年平均585毫米的

降水量。这个数字也低于全国其他主要城市年平均降水量。

他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功能拓展,水资源需求快速增长,水资源紧张状况日益显著。在外调水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北京除了将节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没有别的选择。

北京缺水·

滑雪

抽地下水造雪致水位下降

报告指出,2009年12月19日,“鸟巢冰雪嘉年华”正式开幕,国家体育场通过人工造雪变身“滑雪场”。据统计,造雪用水总量累计达25万吨。

与此同时,北京市朝阳公园等地也在纷纷上马人工造雪项目,北京近郊同期营业的滑雪场已达15家之多。

除了鸟巢等少数使用中水(处理后的污水)造雪的场所,大多数滑雪场造雪都是大量抽取地下水资源。这导致所在区域内地下水位下降,加剧水资源本已紧张的局面。

解读

经济转型必须重视环保

知名环保专家胡勘平强调,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特别指出,要加强特殊行业用水的管理。严格管理滑雪场、高尔夫球场、洗浴、洗车等特殊行业用水。

他强调,依据取水许可等制度对特殊行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同时严格执行特殊行业用水的水价标准。特殊用水行业节水工作成效如何,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经领域知名专家于显洋指出,中央现阶段的主张一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发展有质量的经济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因此就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能,以环保为代表的社会投资就一定要加强。

于显洋指出,抑制滑雪场等高耗项目的盲目上马,不但有利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人本转型,同时对中国树立健康积极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都是十分有益的。

解读

洗浴用水实时计费应推广

胡勘平表示,从过去几年北京洗浴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加征高额水资源费难以达到抑制高耗水项目蔓延的目的。

节水就须提高消费者的节水意识,洗浴中心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如在洗浴处摆放或张贴节水提示。

胡勘平建议,北京要向外省市学习,尽早出台洗浴业管理规定。

他同时建议,各洗浴中心应大力推广节水技改和节水型器具。目前北京、天津、南京等地许多大学的浴池都已经实现用水智能管理和器具改造,用多少水交多少钱,节水效果明显。

胡勘平同时建议参照国际经验。他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今年的主题是节约用水,主办方号召所有运动员训练、比赛后“只花一分钟洗澡”。主办方负责人说:“事情很简单,但意义非凡。”

北京缺水·

洗浴

洗浴用水之最

2009年,经英国吉尼斯总部核准,北京“顺景温泉”获颁证书——“全球最大室内温泉”。

北京某媒体称,顺景温泉又为中国增加了一个“世界之最”。

洗浴用水之多

1989年底,全北京市营业的浴池只有39家。而据有关媒体披露的北京市公安局特种行业管理处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市共有3000多家洗浴中心。

●算笔小账

月出浴一次年耗41个昆明湖

报告指出,北京存在着严重的奢侈性水消费,其中主要包括洗浴业和滑雪场。

报告披露,北京干旱的十年,崛起了一个个高耗水特殊行业,洗浴业便是其中之一,近几年呈现爆发式的迅猛发展之势,如水疗SPA、洗浴中心、温泉会所……

数以千计的洗浴场所星罗棋布于各个区县,其中旗舰企业的浴场规模动辄数万乃至十几万平方米。当代北京的洗浴业堪称一大奇观。

据报告透露,北京人均综合用水量每天约110升。而洗浴行业人均每次消耗300~500升,温泉洗浴人均水资源消耗量更高一些。通俗地说,洗浴者洗一次澡,比在家三天耗的水都多。

北京人口以1700万人来算,假如每人每月去洗一次,每次消耗400升,那么北京仅此一项每年要消耗掉的水资源就高达8160万吨,这相当于一年消耗近41个昆明湖(昆明湖蓄水量为200万吨)。

15、2010北京城市乐水行三周年交流会

来源:搜狐绿色 2010年03月19日 

http://green.sohu.com/20100319/n270944415.shtml

  一、时间:2010年3月21日(周日)

  下午1.30放片 2.00 开会

  二、地点:自来水博物馆内

  三、地址:东直门外北大街甲6号,东直门清水苑社区院内(见位置图)

  联系电话:王同学:84039930,13581646587

  张峻峰 13901302801 张祥 1380104510

  四、议程:(预计100--120分钟)

  (一)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

  1、介绍到会嘉宾;(10分钟)

  2、观看“我们一起走过 ”北京乐水行三周年幻灯片;(10)

  (二)北京乐水行三周年回顾及展望主题发言:

  1、(共30分钟)

  (1)张峻峰(5分钟)

  (2)王建(5分钟)

  (3)冯永锋(5分钟)

  (4)汪永晨(5分钟)

  (5)提问,互动(10分钟)

  2、请嘉宾发言(10分钟)

  3、请自由发言。(20分钟)

  1、各期专家、领队、与会志愿者畅谈参与乐水行活动感受;(10分钟)

  2、请与会人员对2010年及未来北京乐水行活动如何更好地开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10分钟)

  (三)宣布获得北京乐水行“水星”志愿者名单;(20分钟)

  1、由黄华老师宣读获奖名单及其获奖理由;

  2、请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3、请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四)主持人宣布“2010年北京乐水行三周年交流会”结束,散会。

特别关注:

想要看更多的环境信息,请点击下面网址:

怒江网:www.nujiang.ngo.cn

绿色记者沙龙网:www.greensos.cn

绿色记者沙龙英文网站:http://eng.greenso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