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众参与 江河信息 八月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八月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2022-08-16

  •  导读:八月十六日绿家园江河信息

财政部、水利部拨付2亿元支持抗旱

重庆51条河流断流 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

质押水域捕捞权!丹江口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贷4.4亿元

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发布

中央气象台连续第五天发布高温红警,68个国家站气温破极值

江西实施全要素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山东临沂超额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超可爱!世界濒危物种伊犁鼠兔惊现天山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六连涨" 六天累计涨42厘米

美媒:国际市场天然气太贵,石油和煤加速“回归”

瑞士湖泊水位跌至创纪录低点 冰川快速融化

沈阳查处一起非法处置危废案

青年之声推动环保公益 共建可持续美好未来

鱼类长期精原干细胞系培育成功 提供鱼类濒危物种保护新思路

60%物种受旱地城市扩张间接影响





-全文共4270个字,阅读时间大约5~10分钟-





财政部、水利部拨付2亿元支持抗旱

815日财政部会同水利部认真研究,及时调度各地耕地受旱面积、因旱临时饮水困难的大牲畜数量等情况,于812日下达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8省份水利救灾资金2亿元,对受灾地区水利抗旱调水、兴建救灾所需抗旱水源等给予补助。财政部会同水利部认真研究,加快调度灾损情况,于812日下达辽宁省水利救灾资金8000万元,支持辽宁省做好暴雨洪水应对、水毁灾损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等相关工作,重点对江河湖泊堤坝、水库及其涵闸、泵站、河道工程等水毁灾损水利设施开展修复,切实保障防汛安全。(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重庆51条河流断流 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

持续的高温已经造成重庆33个区县部分土壤轻到重度缺墒,目前全市51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涸,2138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农村供水受影响35.8万人。8151930分,重庆市水利局将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7月以来重庆市气温显著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全市平均气温29.7℃,较常年偏高1.9℃;平均降水量91.8毫米,较常年偏少5成。预计本轮高温天气将维持到823日前后,高温累计日数接近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极值。重庆市水利局正进一步完善应对持续性干旱专项工作预案。根据旱情发展,研判应对方案,提前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准备,同时根据“久晴必有久雨、大旱必有大涝”的规律,指导各区县高度警惕局地短时强降雨天气可能诱发的山洪地质灾害、过境洪水和中小河流涨水等险情,做好抗旱防汛两手准备。(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质押水域捕捞权!丹江口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贷4.4亿元

近日,通过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水域捕捞权质押登记和公示,湖北省丹江口市库区移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农发行丹江口支行发放的库滨带生态保护修复质押贷款4.4亿元。这一创新融资,为金融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库区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作出了有益探索。农发行丹江口市支行对其中2块、3958公顷捕捞权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进行了质押登记,成功为贷款主体丹江口市库区移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放库滨带生态保护修复质押贷款4.4亿元。该项目将对库区17个河段进行生态修复治理,进一步提高核心水源区生态涵养能力。(信息来源:中国环境)

 

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发布

经过多年积累探索,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本周起正式向公众发布。今后,每周一张图,未来7天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空气质量情况一目了然。这是国内首次由地方层面共同公开发布跨省级行政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报图通过沪苏浙皖生态环境部门微信公众号的“美丽长三角”专栏发布。据介绍,依托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在前期实现长三角区域400多个站点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数据、10多个大气超级站和2000多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三省一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视频开展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会商,按照统一预测预报规范,共同研判未来7天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中央气象台连续第五天发布高温红警,68个国家站气温破极值

816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高温红色预警连续发布的第5天,也是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预警的第27天。预计16日白天,川渝及江南大部地区“热情”依旧,四川东部、重庆中西部、陕西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部以及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据气象台评估,本轮高温对川渝等地影响严重。高温不仅强度强,持续时间久,高温小时数也远超平时,极端性突出。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10天;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局地可超过40℃。(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江西实施全要素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江西省日前出台《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到2035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定型,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关系全面形成。《意见》提出,要建立分类补偿制度,将水流、森林、湿地、渔业资源、耕地等具有江西特色优势的要素作为补偿对象,明确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在湿地保护上,要逐步实现江西省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探索制定湿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办法。同时,积极探索统筹保护模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探索开展将碳汇纳入生态保护补偿核算范畴的研究。(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山东临沂超额完成年度造林任务

山东省临沂市抢抓雨季有利时机,完成造林3713亩,栽植侧柏、黑松等各类苗木65.54万余株。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805亩,超额完成年度人工造林任务。沂南县采取“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模式,鼓励建设单位优先雇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荒山绿化,完成雨季造林880亩,栽植侧柏、黑松等各类苗木13.2万株。蒙阴县对春季造林成活率低的地块,补植补造侧柏等苗木10.5万株。(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超可爱!世界濒危物种伊犁鼠兔惊现天山

伊犁鼠兔保护志愿团队“天山精灵卫士”近日在新疆精河县区域吉普克山区等地开展伊犁鼠兔的保护和监测工作时,拍到天然呆萌的伊犁鼠兔。伊犁鼠兔是一种比大熊猫还少的兔形目动物,是天山高寒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国际濒危物种。由于人为干扰、气候变化、物种自身原因等因素影响,在原产地伊犁州尼勒克县吉里马拉勒山上的伊犁鼠兔已全部灭绝,精河县吉普克山区是距伊犁鼠兔原产地最近的区域,且近年来多次记录其出现与活动。(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济南趵突泉地下水位"六连涨" 六天累计涨42厘米

8157时,趵突泉地下水位跃升至29.80米,距离30米“大关”仅差20厘米。目前,趵突泉地下水位已经实现了“六连涨”,六天累计涨幅为42厘米,再次刷新了趵突泉年度最高地下水位纪录。与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当日趵突泉地下水位高出了94厘米,黑虎泉地下水位高出了114厘米。可以说,两大名泉地下水位均处于高水位。今年济南泉水水位会如此之高与2021年泉水水位创历史纪录打下的基础有关,还与今年入汛以来丰沛的降雨有关。济南市雨水情信息系统显示,截至81510时,今年以来累计降水量全市平均643.9毫米,比常年同期479.4毫米多164.5毫米,多34.3%;比去年同期601.8毫米多42.1毫米,多7.0%。其中,市区591.2毫米,南山733.3毫米。(信息来源:齐鲁晚报)





美媒:国际市场天然气太贵,石油和煤加速“回归”

在俄乌冲突和俄罗斯出口天然气遭西方制裁背景下,国际市场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价格飙升,因烧不起天然气而回归烧石油、煤炭等燃料的趋势愈发凸显。数据显示,8月初国际市场天然气的价格差不多是柴油的2倍,欧洲天然气价格则基本达到高硫燃料油和丙烷的3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担心今冬的天然气供应紧张,许多国家政府近期都宣布将允许发电站增加石油和煤炭燃料用量。国际能源署则基于发电站和工厂转向使用石油的情况估算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将每天增长38万桶,达到每天210万桶。彭博社指出,天然气因成本压力被石油、煤炭等燃料替代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之路而言是一大阻碍。许多国家将使用天然气作为脱碳事业的一部分,回归相对较脏的替代品将使各国更难实现其气候目标。(信息来源:环球时报)

 

瑞士湖泊水位跌至创纪录低点 冰川快速融化

据瑞士媒体报道,受持续炎热干燥的夏季天气影响,瑞士几个湖泊和河流的水位跌至创纪录的低点,高山冰川也在炎热的天气中迅速融化。据瑞士新闻网站SwissInfo(瑞士资讯)报道,瑞士联邦环境办公室15日称,该国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湖泊水位创下了罕见的历史新低点;莱茵河和罗伊斯河的水位也达到有史以来的夏季最低点;被誉为“欧洲水库”的瑞士地下水位已远远低于平均水平。专家警告称,受高温天气影响,该国河流水温过高,一些鱼类种群或面临危险。专家警告称,受高温天气影响,该国河流水温过高,一些鱼类种群或面临危险。报道称,瑞士滑雪度假胜地“冰川300011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罗马时代以来,覆盖着Scex Rouge冰川和Tsanfleuron冰川之间的瑞士山口的冰层将在几周内完全融化。(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沈阳查处一起非法处置危废案

“经过半年严盯死守,终于查处了这起非法清洗油罐车、非法经营处置危险废物案件。”近日,辽宁省沈阳市棋盘山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联合公安部门,成功查处一起环境违法案件。据介绍,该案件之所以历时半年盯守,是因为该厂房负责人芦某有异地生产经营危险废物案底,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极不配合。再加上因芦某身体原因,公安部门无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件已移交公安部门。由于案情复杂、危险废物数量较大、涉及外省(外市),浑南公安分局已申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信息来源:中国环境报)






青年之声推动环保公益 共建可持续美好未来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在致辞中提到:"看到这些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设计方案备受鼓舞,让我们对中国的未来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加充满信心。希望通过全国青年环保创新项目,公众可以更好的倾听当代青年学子的环保声音,同时带动社会对环保公益的关注,让更多人投身于环保事业中。"(信息来源:中国日报)





鱼类长期精原干细胞系培育成功 提供鱼类濒危物种保护新思路

近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李名友、桂朗团队关于鱼类精原干细胞系体外诱导精子发生研究取得进展。研究表明,体外长期稳定培养的马口鱼精原干细胞系可被鱼类性腺体细胞诱导生成精子。这是全球首次建立的经济鱼类长期培养精原干细胞系,它们不仅能体外产生精子,还已存活长达800天。这为精原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提供了基础,也为保护鱼类濒危物种、优化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鱼类育种的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学》(Biology)上。(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60%物种受旱地城市扩张间接影响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春阳团队研究发现,城市扩张会对全球旱地自然生境造成质量损失。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城市地区迅速扩张,影响了脆弱的自然栖息地(包括旱地),并威胁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5“陆地生命的实现。旱地城市扩张可以通过将栖息地直接转换为城市用途,导致自然栖息地质量损失;还可以通过城市土地扩张带来的干扰(如噪声、空气和水污染)降低栖息地质量,从而对自然栖息地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战略管理对于减轻旱地城市扩张对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影响至关重要。城市增长政策和保护规划需要考虑城市扩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生境质量指数等措施可以在大型区域范围内作为有效的一阶指标。(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绿家园江河信息均采集公开的新闻门户网站,仅供参考


绿家园新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

绿家园邮编:100007

绿家园电话: 010-84039930

绿家园邮箱:g84039930@126.com

欢迎大家关注绿家园江河信息博客和微博:

http://blog.sina.com.cn/chinagreennews

http://t.sina.com.cn/chinagreennews

退订每日江河信息:请发送退订至邮箱g84039930@126.com